《体适能》教学纲要
一、课程说明
(一)课程性质:本课程为普修课。主要通过科学、合理的身体练习和体育基础理论教学,达到全面提高员工体质、体能和加强自我锻炼意识,以增强体质,增进健康、提高身体素质并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。
(二)编写依据:本课程大纲是根据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》的有关精神,并结合公司体育设施、团队状况和员工体育兴趣以及气候条件等情况制定的,总学时数为30学时,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教学。
二:课程目的
通过体育基础课的教学,使员工掌握一些项目的基本技术与技能;掌握老员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一些基本常识与原则;培养兴趣和竞争意识,建立终身体育思想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;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优良的作风以及勇敢拼搏精神。
三、课程任务
学习一些项目的基本技术,逐步掌握该项目的基本规律及特点,加强全身协调性、灵活性和对该项目的兴趣,以增强体质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。学习一定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,了解和掌握老员工身心发展的一些特点、规律;体育锻炼的一些基本常识、原则,以及科学锻炼的方式方法;培养终身锻炼思想和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。
四、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
内容
| 学时
| 周 数
|
理论
| 4 学时
| 2 周
|
短跑及走跑跳跃类游戏,
| 8学时(含考试)
| 4周(含考试)
|
球类及灵敏投掷类游戏、
| 8学时 (含考试)
| 4周(含考试)
|
中长跑及力量耐力类游戏
| 8学时(含考试)
| 4周(含考试)
|
机动
| 2 学时
| 1 周
|
五、考核内容、方法、标准和成绩分配 (详见《betway必威体育课程教学大纲》)
(一)考核内容及成绩比例
出勤与学习态度
| 技能及身体素质
| 体育理论
| 合计
|
10%
| 20%
| 50%
| 20
| 100%
|
| | | | |
(二)考核方法——详见教材第二部分
(一)考试内容
1、男生:50米、1000米、立定跳远,基础理论、课堂表现。
2、女生:50米、800米、立定跳远,基础理论、 课堂表现。
注: 体育理论课程考试不及格者本学期体育课即不及格。
(二)考试标准
50米
| 1000米
| 800米
| 立定跳远
| 得分
|
男生
| 女生
| 男生
| 女生
| 男生(m)
| 女生(m)
|
|
6”3
| 7”8
| 3’15”
| 3’10”
| 2.65
| 2.00
| 100分
|
6”4
| 7”9
| 3’20”
| 3’15”
| 2.60
| 1.95
| 95分
|
6”5
| 8”0
| 3’25”
| 3’20”
| 2.55
| 1.90
| 90分
|
6”6
| 8”1
| 3’30”
| 3’25”
| 2.50
| 1.85
| 85分
|
6”7
| 8”2
| 3’40”
| 3’30”
| 2.45
| 1.80
| 80分
|
6”8
| 8”3
| 3’45”
| 3’35”
| 2.40
| 1.75
| 75分
|
6”9
| 8”4
| 3’50”
| 3’40”
| 2.35
| 1.70
| 70分
|
7”0
| 8”5
| 3’55”
| 3’45”
| 2.30
| 1.65
| 65分
|
7”1
| 8”6
| 4’00”
| 3’50”
| 2.25
| 1.60
| 60分
|
7”2
| 8”7
| 4’05”
| 3’55”
| 2..20
| 1.55
| 55分
|
7”3
| 8”8
| 4’10”
| 4’00”
| 2.15
| 1.50
| 50分
|
7”4
| 8”9
| 4’15”
| 4’05”
| 2.10
| 1.45
| 45分
|
7”5以上
| 9”以上
| 4’16”以上
| 4’06”以上
| 2.05以上
| 1.40以上
| 40分
|
六、实施大纲的措施与要求
(一)教师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,忠诚党的教育事业。在教学中应注重开发体适能课程的教育功能、贯彻素质教育思想,严格要求,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,并不断提高业务素质,切实提高教学水平。
(二)充分认识体适能课程对实现培养目标的作用,充分挖掘体适能课程的运动文化价值、课程知识价值、强身键体价值。
(三)教师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、进度,撰写理论课讲稿和书写教案时,必须依照本大纲有关规定、要求以及教学资源状况,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,并结合教学对象情况去制定,达到体适能课程的教学目标。
(四)注重与员工的交流与互动,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,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,采用启发式教学、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,提倡教学相长,培养员工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。
(五)要认真执行教学常规,严格要求,严格管理,严格考核。
(六)本大纲在执行过程中应不断修改、完善。
七、教材
李忠.刘旭东等.《大学体育》,宁夏,宁夏人民出版社,2005年8月第一版
体 育 学 院
2007.8.2